原标题:2023年清远市华侨中学第二届凤凰杯八人制校友足球赛、拔河友谊赛开启报名!
热爱足球,心系侨中的你,请让汗水肆意洒在五月的绿茵场上,让激情透过助威和呐喊,在学校中飞驰吧!
当你重新回到母校,再见一次清远漂亮的晴空,闻一闻空气里熟悉的味道:混杂着绿茵场上的草味、肆意洒下的汗水……
即将到来的“2023清远市华侨中学凤凰杯八人制校友足球赛、拔河友谊赛”备受期待,可以与昔日老友重逢,机会难得,快点报名吧!
比赛组别:公开组、A36组、A42组共3组,每组5支球队(先报先得、额满即止),单循环赛制;A45教职工与华侨中学女足联谊邀请赛。
点击下载报名表→2023年清远市华侨中学第二届凤凰杯八人制校友足球赛报名表(1).xlsx
1、每队可报领队1人、教练员1-2人,运动员30人(领队和教练可兼运动员)。
4、报名结束后抽签将队伍随机落位至A1、A2、A3、A4,A5;公开组、A36组、A42组均进行单循环直至决出名次,如出现同积分则则按以下顺序决出名次:
④公平竞赛积分高者列前 (红黄牌减分,每张黄牌减1分、每张红牌减3分)——公平竞赛积分
5、比赛时间分为两个35分钟相等的半场。在每半场比赛因各种原因损失的所有时间应被扣除。在每半场比赛结束时,如因执行罚点球,应允许延长时间执行罚完点球为止。中场休息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。
①在比赛中发生打架或对裁判、 对方球员恐吓的球员或领队,按情节严重给予处罚,严重者取消本次赛会比赛资格。球员个别打架,立即被出示红牌。双方球员打群架,比赛立即结束,本场比赛无成绩,各记零分。
②在比赛中,如对裁判执法不满可于赛后及时照会仲裁委员会,切不可作出不理智之行动。
8、每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,各队教练员必须把上场的运动员名单8人和替补队员名单交裁判组记录台,在比赛法定时间开始后15分钟内上场人员不够法定人数的队伍视为弃权,比赛上下半场换人次数限各3次(不使用不累积),换人名额不限,队员上场次数不限,但如果队员因红牌被罚下,则本场比赛不得再替换上场,下一轮比赛将停赛处罚。
9、如遇恶劣天气,赛程视天气情况调整择日再赛。因不可抗拒的因素,造成比赛中断未能在有效期恢复比赛的,已赛成绩有效,大会应在24小时内,另选场地补足比赛时间(包括加时,罚点球)。
①并非不可抗拒的原因,且未获组委会批准,不参加赛程规定比赛的按弃权处理。
③一方弃权,判对方3:0胜。如比赛的实际比分超过3:0,则以当时的结果为准。
11、罢赛的处罚:参赛的球队中断比赛超过规定时间(从裁判员认定时间5分钟)的,认定为罢赛。
12、运动员在比赛中红、黄牌累积计算,其中红牌一张或黄牌三张自然停赛一场。
13、上场队员必须统一颜色球衣及球袜、必须佩戴护腿板,比赛只能穿布面胶钉或皮面碎钉足球鞋,必须佩戴运动眼镜,比赛期间不准佩戴首饰。
14、参赛球队必须准备至少一套颜色相同并印制号码的服装上场比赛,同队球衣号码不得有相同号码。
1、本次拔河比赛为男女混合制(7男3女共10人),共16支队伍,以参加足球赛球队作为参赛主体,参赛年龄16岁~60岁,身体健康;
3、淘汰赛分八组,每组两队,抽签决定比赛队伍,三局定胜负,第一局必须事先抽签来决定场地,第二局场地交换,第三局抽签决定场地,每组比赛胜队进入决赛。
集合!2023年清远市华侨中学第二届凤凰杯校友运动会又来啦!同学们快回母校!
清远市华侨中学教育集团,以清远市华侨中学为核心校,与清远市梓琛中学、连山中学、清远市体育学校和洲心一中协同发展。
清远市华侨中学,“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”。原洲心中学,旧址在洲心长岭,始建于1968年,后搬迁到小市永安街,更名为清城区第一中学。旧清远市华侨中学,旧址在北江三路,始建于1986年。2006年,清城区第一中学与旧华侨中学高中部合并,搬迁至现址,使用清远市华侨中学的校名。
学校占地面积300亩,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。校园布局合理,环境优雅,绿树成荫,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。教育教学设备、功能室场、生活设施、运动场地等一应俱全,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6人。其中研究生学历21人,全国优秀教师1人,南粤优秀教师3人,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,高级教师135人,93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4708人。
学校秉承“厚德尚学,达济天下” 的校训,践行“培养具有赤子情怀、国际视野的才俊学子”的育人目标,坚持“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铺路,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”的办学理念,以新课程、新教材和新高考改革为契机,开创性实施“ 精细化自主管理” 新模式,推动学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。以“ 管理立校、特色兴校、科研强校”的发展目标,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打造多元特色“ 融通教育”课程体系,凝练发展侨中“ 侨”文化, 依托“ 四位一体”的管理体系, 以“ 五育”并举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学校校园文化内涵丰富,在“ 根、智、搏、和、义”五个维度的“ 侨”文化的浸润下,学校蓬勃发展、孕育生机。学校关注学生个性发展,积极改革创新,实施精细化自主管理, 依托“ 一体三维四层”的核心素养发展“融通教育”校本课程体系,积极探索特色教育发展之路,形成了团建特色、航空特色、科技特色、体育特色、劳动教育特色等,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近年来,学校培养了国家一级、二级运动员近100名,为国家输送航空航天后备人才70多名。
先后获得“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示范学校”“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”“全国北斗科普基地”“中国人民空军优质生源基地”“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”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“全国五四红旗团委”“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”“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”“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”“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”“广东省基础教育校本教研基地”和“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”等荣誉称号。